印度加爾各答Kolkata:筆者意象與概述
文章分類:印度,加爾各答,Kolkata,概述
再出發前往印度時,看到網友說過一句話,到印度不要先去加爾各答,否則會被破壞對印度的好印象,而我的行程安排抵達印度第一個城市就是加爾各答。
加爾各答位於東印度恆河三角洲地區,城市人口超過四百萬,整個大都會區的人口將近一千五百萬為,是印度第三大都會區,僅次於孟買和德里;
對於一個不怎麼重視衛生的國家,四百萬的人口, 對環境來說是一個災難,這也是為什麼網友會說別把加爾各答當作來訪印度的第一個城市,因為你到加爾各答市區,可能會馬上想離開。
一項經濟數據顯示,加爾各答長期以來有百分40的人口,屬於非正規經濟部門就業的勞動力;簡單的說,撇除部不合法的企業,有一大堆的人是打雜工或是攤販,所以加爾各答到處是攤販;想像一個環境,人口眾多,到處是攤販,道路建設不佳,加上居民衛生習慣不好,情況會如何?
歷史概述
為何感覺不怎樣的一個城市,會聚集這麼多人口?
其實加爾各答臨恆河的一條支流:湖格利河,且距出海口不遠,是一個水深良港,因此在英國殖民地時期,便將加爾各答建設成一個重要的商港與軍港,便於運輸印度物質到英國去,並把首都設立於此。當時此地,工廠林立,貿易金融發達,盛極一時,這是加爾各答興起的重要時期。
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,1911 年,遷都德里,加爾各答開始沒落;
二次世界大戰後, 1947年印度獨立,但是印度內部因印度教、與穆斯林教分岐,爆發了印巴的內戰,加爾各答,這個被視為重要港口的城市,自然成了爭奪重點,也因此成了戰爭前線,因而受到嚴重的破壞,讓加爾各答,加深沒落。
(註:現在巴基斯坦,以前稱為"西巴基斯坦";孟加拉,舊稱"東巴基斯坦",二個都是以穆斯林信仰為主的國家。所以印巴戰爭是印度東西二邊都打)
1990年,印度中央政府經濟改革,這個位於印度東岸重要港口地位的加爾自然受到重視,西元2000年加爾各答開始走向復甦。
講了一大堆。簡單的說:加爾各答是
印度殖民時期首都
內戰破壞大多數建設,
各項建設、經濟正在復甦中
所以對觀光客而言,加爾各答,保有少部分英國殖民時期的維多利亞式建築及宗教建築。一個重新建設中的老城市。
因此許多觀光客在加爾各答停留時間很短,因為可以去的景點很少。主要是泰戈爾、德雷莎修女等歷史人物故居及一些宗教建築物的參觀。
而我在加爾各答時間也少見有觀光團。